分類彙整:Marriage

從台東舞蹈工作坊,到《誰來晚餐》的螢幕重逢

這幾天有兩部電視節目(鏡電視《文藝賦格》與公視《誰來晚餐》)的紀錄對象,跟我有些微妙的連結。大約12年前左右,我曾在台東參加古舞團工作坊,當時的一位高中生學員,正好就是《誰來晚餐》的受訪者。

雖然我們現實中只有幾面之緣,但透過社群演算法,偶爾仍會在動態牆看到對方近況貼文。這次透過節目專訪,在導演的鏡頭詮釋下,讓我從不同角度認識她們。

此外,我目前在高雄上當代舞課的老師,過去也曾與古舞團成員合作,學習過一些接觸即興的元素,或許正因如此,老師指導我時,可以很快告知我哪些想法觀念不適合我需要調整。

總之,無論從舞蹈、公視《誰來晚餐》,還是像是《換個爸媽過幾天》這類節目,對我個人有些很重要的啟發是——認識真實的自己很重要,如果能誠實勇敢面對原生家庭,人生的困擾大概至少能減少一半以上。

DPP在性平議題方面的多元聲音

大概是從婚姻平權議題開始大幅討論時,才知道有4x貓 這號人物,他對同志婚姻話題是很在意關注的,所以即便是跟他政黨認同不同的團體,只要願意表態支持,他會秀出善意的語言願意合照;跟他支持的政黨一致,但卻反對同志婚姻的政治人物,他也會批評反酸。

台灣的主流政黨(支持度超過1%)裡面,在性方面的議題,DPP大概是唯一保守觀念支持者佔一半,但又敢公開談論甚至支持的政黨,所以在跟DPP支持者聊話題像是同志婚姻、男性育嬰、變裝、情慾、單身漢女人工受孕時,會發現明明是同個政黨支持者,怎麼想法落差還是這麼大XD

所以到底怎樣才叫多元共融,怎樣才叫騙選票, 即便是不同立場的人,也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差異

觀察底層世代的樣貌

底層世代

底層世代這本書用了許多量化社會數據,來探討不同社會階級的結構,主要著重於

底層人口(非典型勞工)所面臨的處境,以及底層世代的人如何從中找到一絲絲希望。

青年、中年男性某種層次來說,是從底層到底層的循環機制,從貧窮家庭出身、被體制的學校教育排除在外,就業沒多久後就被迫離職。

相較之下,女性會進入底層階級有著多樣化的路徑,有許多女性成長在普通甚至還不錯的家庭,可能是因為學生時代受到霸凌、經歷離婚、喪偶的重大事件,讓女性們走進人生的十字路口。幸好底層階級的女性在交友數量比底層男性多,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跟不同階級一樣過日子,讓自己過的快樂,算是有點撫慰作用吧

底層階級的女性交友數

作者認為底層階級的處境問題,也是其它階級的人,該去思考的問題,因為這些人也可能會不走運而身無分文,例如事業、家中親人重病等等,從宏觀用政治的角度提供了些許建議,希望大家讀完此書後,能有不同的啟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