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彙整:Observation

預防黑天鵝,對付灰犀牛

未來不可控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,設法增加餘裕、分散風險以提高韌性,對於可能對自身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,要設法降低發生後的傷害,而對於已經存在的風險,則需要積極防堵,不要視而不見。願大家共勉之

歡迎光臨人類學書評 Review of “An 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”

IDEO創辦人Tom Kelley寫的「 決定未來的10種人」中談到了人類學讓我對該學問產生興趣,於是我挑選人類學系所入門書「歡迎光臨人類學」當做我進入該專業領域的橋樑。

本書共分成七章,第一章介紹人類學發展史、第二章談論人類學分支、第三章討論常用的田野記錄方法民族誌,前三章頁數佔據本書約一半內容,主要是讓讀者了解這門學科的主要架構,後面三章(關於性別,婚姻/家屬,宗教議題)則是聊聊人類學家感興趣的議題,位居於中間第四章是引導讀者認識後面議題探討人類歷史。

談論的主題即使涉及許多人類學專有名詞,在作者善用說故事技能添加於學術理論交錯的文字中,非專業背景讀者也能了解難理解的理論,每章後面均附上出處方便想知道更深入議題的人查閱。

讀完本身發現人類學實際應用在生活中無所不在,舉第三章民族誌為例,人類學家在做觀察會經歷幾個重要階段(進入 — 》文化衝擊 — 》建立和諧密切關係 — 》文化理解),我曾參加過某教會團契活動,教會裡面弟兄姐妹會熱烈親切地歡迎外來新朋友,xxx是帶我的小組長(進入),

有一天參與教會舉辦的戶外活動,活動中有場禱告會教導大家發出一些奇怪聲音語言,他們稱作方言,接著會按手在對方身體用方言替人做醫治釋放禱告,有些人被禱告後會開始哭泣、身體顫抖、嘔吐(文化衝擊),除了這些特殊儀式會嚇到外人,他們跟非信徒沒什麼不同(建立友好關係),後來才知道靈恩體驗是教友們身心靈力量來源之一,教友們也非常積極走出教會外做義工傳福音(文化理解)。

從洗衣服看另一半適不適合跟你交往

租屋處是房客們有公用洗衣機, 本來洗衣服只是個無聊地生活瑣事,在我住了一陣子看過舊房客、新成員來來去去後發現有些人生活習慣實在不敢恭維……

 

    1. 照片下方那坨衣服擺了快2個月,我推測是搬家忘記帶走
    2. 照片上方那團麵團揉了快三天,大概是在魔獸世界創業中,等那位室友發現沒衣服可換便會領走
    3. 沒用洗衣袋,沒分類直接丟進去洗衣槽
    4. 衣服快塞滿洗衣機,水位設定卻是兩成滿

跟這些人結婚後,另一半可能要「為愛而洗」當免費高級洗衣工啊。

那要怎樣不會雖小(倒霉)交到這種伴侶,有任何預兆嗎?

自以為準,事實上看到表面現象的方法:

    1. 去對方家裡玩,看家中擺設(對方知道你要來,會事先整理過….)
    2. 「對方平日打扮生活舉止」總看得出來一些蛛絲馬跡了吧?也不準確,以我觀察男同學平常洗澡節奏,跟出門約會前打扮習慣舉止完全看不出是同個人。(P.S 洗澡大概能寫博士論文了,不過研究結論會被告毀謗)

最精準洞察方法是

    1. 設法拿到對方臉書賬號,或翻閱該對象瀏覽器歷史記錄,這樣大致上可以看出對方是怎樣地一個人(難度太高)
    2. 長期跟對方一起生活: 不過這可行性大概也只有同居、結婚了吧…(青春成本過高)。